雀替
雀替又稱插角,是東亞傳統建築中的特殊构件,指置于梁枋下与立柱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得净跨距离,防止梁枋与立柱之间角度变形。也用在柱间的落挂下,但是为纯装饰性构件。雀替不是插角.插角是閩南匠師習慣的稱法,多數用透雕,直接嵌入柱內,並不承接結構功能.而雀替是北方宮殿式建築的作法,不會做成鏤空透雕,安裝時由柱挖洞,從上方嵌入固定,可承接樑枋,具有穩定結構的功能.雖然二者在位置相同,但其功能目的並不一樣,故不能等同視之.
![](../I/%E5%A4%AA%E5%92%8C%E9%97%A8%E9%9B%80%E6%9B%BF.JPG.webp)
故宫太和门清式雀替
![](../I/Queti.JPG.webp)
大门上的雀替
![](../I/Hyehwa_fall_2014_050_(Changgyeonggung).JPG.webp)
韓國昌慶宮的雀替
![](../I/Jeonggwanheon_pillar.JPG.webp)
韓國德壽宮靜觀軒的雀替
![](../I/%E9%BE%99%E9%97%A8%E9%9B%80%E6%9B%BF.JPG.webp)
龙门雀替
宋代李诫《营造法式》称雀替为绰幕:“檐头下绰幕方广减檐额三分之一,出柱长至补间”[1] 雀替也象征等级,广亮大门、金柱大门等较高等级的大门才有雀替,等级较低的蛮子门上则无雀替。
中國的雀替有七类:
- 大雀替:立柱左右雀替相连,由一根整木制成,放在柱头上。
- 龙门雀替:用在牌楼,下有梓头承托。
- 雀替:典型清式雀替,如故宫太和门雀替。
- 小雀替:形短而小,用于屋内。
- 通雀替:多用于宋代屋内。
- 骑马雀替:两立柱间距太短时,两雀替相连合而为一,称为骑马雀替。
- 花牙子:纯作装饰用。
宋元雀替上多涂彩画,但没有雕刻;清代雀替既有彩画,也有雕刻。[2]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雀替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