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八哈
阿八哈(蒙古语:,转写:Abaqa qan,西里尔字母:,1234年2月27日[1]—1282年4月1日),又译作阿不哥、阿不合、阿八合,蒙古帝国人物,旭烈兀之長子,伊兒汗國的第二任君主。1265年6月19日[1] - 1282年4月1日在位。
阿八哈 | |||||
---|---|---|---|---|---|
伊儿汗 | |||||
阿八哈骑在马上,身边是他的儿子阿鲁浑,阿鲁浑手中抱着自己的儿子合赞,绘制于14世纪早期 | |||||
統治 | 1265年6月19日 - 1282年4月1日 | ||||
加冕 | 1265年6月19日 | ||||
前任 | 旭烈兀 | ||||
繼任 | 贴古迭儿 | ||||
王后 | 见内文 | ||||
子嗣 | 阿鲁浑、乞合都 | ||||
| |||||
父親 | 旭烈兀 | ||||
母親 | 亦孙真哈敦 |
生平
阿八哈出生于1234年2月17日,是伊尔汗国的建立者旭烈兀的长子。抚养他长大成人的继母是旭烈兀最心爱的妻子脱古思可敦,一个虔诚的景教徒。脱古思可敦是波斯地区蒙古人的精神领袖,她对各个宗教教派都很宽容。阿八哈很可能与他的父亲一样,是一个藏传密宗的佛教徒,但是受到他母亲的影响,他也很同情基督教。作为旭烈兀最喜欢的儿子,阿八哈被任命为突厥斯坦的管理者。
1264年,阿八哈被父亲封领伊拉克、呼罗珊之地,在徒思(今伊朗东北部马什哈德北)建帐。1265年2月8日,旭烈兀因病去世。在死前,他曾与拜占庭帝国皇帝米海尔八世协定,迎娶米海尔八世的女儿玛丽亚·佩利奥洛吉娜。当玛丽亚到达波斯时,旭烈兀已经死了。因此,她就嫁给了旭烈兀的儿子阿八哈。阿八哈在迎娶玛丽亚的同时登基成为伊儿汗。同年晚些时候,脱古思可敦死后,精神领袖的角色就转移到了玛丽亚身上。
阿八哈在旭烈兀死后四个月接管了权力,之后他花了数月的时间重新分配了邑地,分封诸弟雅失木忒等人。阿八哈把伊儿汗国的首都定在了大不里士。该城后来继续作为都城,直到波斯歷史的蒙古王朝结束,其间只有完者都统治时期除外。与旭烈兀一样,阿八哈也把自己看成仅仅是忽必烈大汗的副手,在他的请求下,忽必烈向他颁发了授职书。1270年,忽必烈正式册封他为伊儿汗。1271年,他派炮手阿老瓦丁、亦思马因至大都,帮助忽必烈攻打南宋。
军事
与金帐汗国的战争
从旭烈兀统治以来,伊儿汗国一直与金帐汗国处于交战状态(爭奪阿塞拜疆地區),这一状况持续到了阿八哈统治时期。1266年春天,金帐汗国发动攻势。这次进攻的部分原因是由于金帐汗国与埃及马木留克王朝的军事同盟:金帐汗国通过转移阿八哈的注意力,使他无暇进攻自阿音扎鲁特战役之后被马木留克王朝控制的叙利亚地区。直到1267年别儿哥汗死后,金帐汗国的敌对行动才中止。此后,在忽必烈大汗的干预调停下,金帐汗国的继任者忙哥帖木兒没有再对阿八哈的领地发动过大规模的进攻行动,但他依然保持着和马木留克王朝的同盟关系。
与察合台汗国的战争
忽必烈称汗后,窝阔台的孙子海都恼于自己身为大汗嫡孙而不得立,与金帐汗国的忙哥帖木儿和察合台汗国的八剌汗在塔剌思结成同盟对抗忽必烈和阿八哈,他们推举海都为中亚的统治者。 1270年,八剌汗发动对波斯的入侵。阿八哈在一次蒙蔽敌人的佯装退却之后,于1270年7月22日在赫拉特附近击溃了八剌,收复呼罗珊。次年(即1271年),阿八哈派兵向察合台汗国实施报复,他成功地洗劫了布哈拉,俘获五万人。直到1280年之前,伊儿汗国与察合台汗国之间仍不断有小规模的武装冲突。
入侵叙利亚
加入第九次十字軍東征
1260年,旭烈兀统治时期,安条克的波希蒙德六世受到他的岳父,小亚美尼亚的海屯一世的影响,自愿让安条克和的黎波里成为伊儿汗国的附庸国。到1268年,马木留克王朝的拜巴尔一世攻占了安条克。由于安条克的陷落,1271年,英国的皇諸爱德华一世发起了第九次十字军东征。他同时向阿八哈派出使者,希望得到援助。阿八哈同意了他的请求,答应派出一万名骑兵从小亚细亚进攻叙利亚。 蒙古军队从阿勒颇南下,虽然他们兵力不多,但是却引发了南方直到开罗的大批穆斯林的逃亡。而另一方面,爱德华一世的军队则完全无法协同蒙古军队的作战,他们甚至没有能取得一场像样的胜利。阿八哈的军队最终只得撤退。当拜巴尔一世开始反击的时候,蒙古军队早已退回到幼发拉底河以北了。
家庭
参考资料
- [波斯]拉施特,《史集》第三卷,余大钧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11月第1版
- (英文)Abaqa Kha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法]雷纳·格鲁塞,《草原帝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