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紐
現象
《廣韻》或《切韻》以反切表示字音。反切用字隨意,同聲母的不同小韻有不同的反切上字;同韻母的不同小韻有不同的反切下字。反切系聯法可把代表同一音的反切字歸在一起,從而找出用不同反切字卻同聲母或韻母的字。
重紐的「紐」就是聲母。重紐字以《廣韻》或《切韻》以脣、牙、喉音爲聲母,同時以「支、脂、祭、真、仙、宵、侵、鹽」八韻爲韻母。藉反切系聯法理論應同音的字卻列進兩小韻。小韻不同意味這些字在《廣韻》或《切韻》系統的實際讀音應當不同。已爲人所知的差異有韻母的「開合」,如「岡」和「光」同樣是見母唐韻但不同小韻,因爲「岡」是「唐開」韻母,「光」是「唐合」韻母。「唐合」是「唐開」前多閉口介音(學界通常擬作/u/或/w/)。但重紐差異不一定是這種開合差異。
還有極少部份重紐字出現,是因爲後人替《廣韻》補字時不謹愼,沒有把增補的字歸進其發音的原來小韻,只是信手列於該韻最後,導致同一韻有兩組一樣發音的小韻。但藉小韻的編排位置(在一韻的最後)和所含字數(增補字數不會多,甚至只有一字),就可以找出這些增補字。這些字在《廣韻》的前身《切韻》並沒有收錄。學者硏究重紐時都會排除它們。
解釋
重紐三四等的對立在現代各種漢語都沒有留下有規律的痕迹,成爲等韻學的艱深課題。反切系聯法創立者、《切韻考》作者陳澧認定重紐字應當有實際語音區別,否則不會分立兩句反切,但因時代及材料限制,他無法說出具體分別在哪裏以及原因爲何。
早期重紐並沒有得到音韻學家重視,章太炎、黃侃等都認爲它們沒分別,把重紐擬作同一類音,甚至高本漢、王力都不大在意。後來有周法高、董同龢等人着力硏究,重紐問題才受學界關注,然而認爲有分別的學者也說不清楚語音區別具體在哪,遂出現了元音區別說、介音區別說、聲母和介音區別說。[1][2]
後來有學者根據域外漢音才有所發現,如唇音重紐四等聲母在漢越音是d、t等舌音,有學者就據此認爲重紐四等字在上古漢語有輔音性介音[3]。
無論如何,重紐字的發音區別都細微,至少在《切韻》的反切已無法表現其分別。《切韻》將這些字歸進不同小韻,有學者認爲只是《切韻》成書前(魏晉時期)的發音遺留,在《切韻》寫成時此區別已消失[4];也有學者認爲這些字在當時仍有細微發音差異[5]。
等 | 字例 | 官話北語 | 粵語 | 漢越音 | 朝鮮漢字音[8] |
---|---|---|---|---|---|
重紐三等 | bèi | pei˨ | bị | pi | |
重紐四等 | bì | pei˨ | tị | pi | |
重紐三等 | mín | mɐn˩ | mân | min | |
重紐四等 | mín | mɐn˩ | dân | min | |
重紐三等 | qiān | hiːn˥ | khiền | ken | |
重紐四等 | qiǎn | hiːn˧˥ | khiển | kyen | |
重紐三等 | yǎn | jiːm˧˥ | yểm | em | |
重紐四等 | yǎn | jiːm˧˥ | yểm | yem |
音韻學家據此構擬出重紐韻母的發音差異,一般視重紐四等有/j/音色的介音作墊音,而重紐三等沒有。
韻目 | 高本漢—李方桂擬音 | 白一平擬音 | ||
---|---|---|---|---|
重紐三等 | 重紐四等 | 重紐三等 | 重紐四等 | |
-jĕ | -jiĕ | -je | -jie | |
-jwĕ | -jwiĕ | -jwe | -jwie | |
-i | -ji | -ij | -jij | |
-wi | -jwi | -wij | -jwij | |
-jäi | -jiäi | -jej | -jiej | |
-jwäi | -jwiäi | -jwej | -jwiej | |
-jäu | -jiäu | -jew | -jiew | |
-jäm | -jiäm | -jem | -jiem | |
-jəm | -jiəm | -im | -jim | |
-jän | -jiän | -jen | -jien | |
-jwän | -jwiän | -jwen | -jwien | |
-jĕn | -jiĕn | -in | -jin | |
-juĕn | -juiĕn | -win | -jwin |
來源
學界目前仍對重紐的出現有不少爭議,也有一些尚未能完全解釋的問題。一般認爲,重紐字的讀音分別無論在《切韻》成書時是否還殘存,在中古漢語反映的是其消失的過程。要探究它早期的面貌只得上溯上古漢語,不過學界對上古漢語的構擬目前還未很成熟,尚未有獲得公認的學界權威解釋。
有學者把三等知系、假二等真三等(莊系)和重紐三等歸為一類,認爲他們在上古漢語有介音-rj-;三等章系、假四等真三等(精系)和重紐四等為另一類,認爲他們在上古漢語有介音-j-。持此見的學者同時認為二等字在上古漢語有介音r,在中古漢語變成ɣ色彩介音[9]。
參考資料
- 周法高:〈論上古音和切韻音〉,刊《中國音韻學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4年。頁106。
- 劉心怡:《周法高之中古音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頁101-102。
- 潘悟雲:《漢語歷史音韻學》,上海:上海敎育出版社,2000年7月。ISBN 9787532068203
- 如章太炎
- 如潘悟雲、鄭張尚芳
- 白一平(1977), Old Chinese Origins of the Middle Chinese Chóngniǔ Doublets: A Study Using Multiple Character Readings (Ph.D. thesis), Cornell University. Page 85–86
- 白一平(1992), 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ISBN 978-3-11-012324-1. Page 75–79
- 採用韓語耶魯羅馬字拼寫方案。
- . [2019-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30).
參考
- 潘悟雲:〈三等腭介音的來源〉,刊《李新魁敎授紀念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頁97-105。
- 周法高:〈隋唐五代宋出重紐反切硏究〉
- 龍宇純:〈論重紐等韻及其相關問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林智凯:〈中古漢語重紐、輕唇與普通三等三者交互關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戴俊芬:〈談漢語介音與「重紐」 之相關問題〉
- 李建强:〈重紐字的諧聲關係與上古音構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張慧美、陳杰蓉:〈周法高先生聲韻學研究之成就——以重紐爲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