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圖曼帝國海軍
鄂圖曼帝國海軍(土耳其語:)是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西年1323年,鄂圖曼帝國攻下Praenetos(之後更名為卡拉米塞爾),帝國領土首度臨海,隨即建立海軍。1327年,帝國於卡拉米塞爾建立了第一個造船廠,並以此做為鄂圖曼海軍基地。
鄂圖曼帝國海軍 | |
---|---|
土耳其語: | |
存在時期 | 1323年–1922年 |
國家或地區 | 奥斯曼帝国 |
效忠於 | 鄂圖曼蘇丹 |
種類 | 海軍 |
駐軍/總部 | 君士坦丁堡鄂圖曼海軍部 |
參與戰役 | 鄂圖曼帝國在歐洲的戰爭, 希臘獨立戰爭, 克里米亞戰爭, 義土戰爭, 巴爾幹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 |
指挥官 | |
海軍大臣 | 勞夫·奧貝伊(第一次世界大戰) |
著名指揮官 | 卡普丹帕夏等一系列艦隊指揮官 |
標識 | |
軍艦旗 (1844–1922) |
历史系列条目 |
---|
鄂圖曼帝國軍事 |
徵兵制 |
鄂圖曼海軍在數百年的歷史中,參與了眾多海戰,並簽署了多項條約。鄂圖曼海軍在君士坦丁堡之役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並幫助鄂圖曼帝國順利將勢力擴張至地中海及黑海。16世紀時,鄂圖曼海軍勢力擴張至印度洋;1565年,鄂圖曼海軍並派出特遣隊進入印尼。17世紀初期,鄂圖曼海軍的勢力更擴及至大西洋。然而,到了18世紀末期,隨著鄂圖曼帝國的逐步衰退,鄂圖曼海軍的發展也為之停滯;儘管如此,鄂圖曼海軍當時擁有將近200艘軍艦,在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英國及法國。[1]
在鄂圖曼海軍史上,鄂圖曼海軍司令一般稱為「Kapudan Pasha」(海軍上將,字義為「艦長帕夏(Captain Pasha)」),直到1867年,鄂圖曼帝國才另設「海軍部長(Turkish: Bahriye Nazırı)」及數個「艦隊司令(Turkish: Donanma Komutanları)」,來統帥鄂圖曼海軍。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鄂圖曼帝國已經是一個衰弱的列強,海軍也完全落伍,沒有建造現代化艦艇的能力。1914年8月戰爭爆發,土耳其一度中立,但在親德的政府高層開放德軍艦艇入港避難後,已實質喪失中立地位。1914年10月29日,德國海軍將領威廉·蘇雄率領鄂圖曼海軍艦隊砲轟俄國港口,將鄂圖曼帝國捲入戰爭,並最終解體。鄂圖曼帝國海軍由現代土耳其海军所繼承。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