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昕
郭昕(?—808年)[註 1],華州鄭縣(今陝西渭南市华州区)人,唐朝将领。为郭子仪之侄,郭幼明之子。曾巡察河西、安西等地,担任安西四镇留后,逐渐主政安西。后唐德宗册封为安西四镇节度观察使,兴元元年(784年)晋升安西四镇节度使外加左仆射虚衔。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安西陷落,郭昕下落不明。[1]
郭昕 | |
---|---|
安西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使 | |
前任:尔朱都护 繼任:- | |
朝代 | 唐 |
封爵 | 武威郡王 |
族裔 | 汉 |
籍貫 | 华州郑县 |
出生 | 不詳 |
逝世 | 808年 |
生平经历
渐入安西
郭昕幼年不详,至安史之乱后安西、北庭及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内调平叛,吐蕃趁虚而入,曾占领长安,后向西进军,攻占陇右诸州。郭昕于唐肃宗末年被委任安西都护兼任四镇节度使留后;也有说法认为郭昕在郭子仪倡议下,巡抚河西等地,并任西疆守吏直至永泰元年(765年),陇右诸州沦陷,郭昕无法返回,便在西域逐渐升至四镇留后,仕于安西尔朱都护帐下。[2]
主政安西
陇右诸州沦陷后,朝廷与安西隔绝,郭昕等人多次派使节杳无音讯。永泰二年,甘州及州境居延海失陷,吐蕃边境已达回纥。吐蕃攻势不断,大历元年至大历十一年(766~776年)肃州、瓜州相继失陷,沙州被围。伊西、北庭节度使杨休明在沙州阵亡。阎朝杀欲弃城东归的河西节度使周鼎,继续率州人抵抗。德宗立,欲与吐蕃和解,进行和平谈判,引起将士不满。建中二年(781年)沙州守军弹尽粮绝,阎朝以“勿徙他境”为前提投降[3][註 2],安西、北庭形势危急。郭昕等人派使节借道回鹘抵达京城,皇帝对将士大加嘉奖,郭昕所领官衔全面晋级,成为安西四镇节度使观察使、安西大都护,赐爵武威郡王,开始替尔朱都护正式主政安西。[4]
相关影视
影视类型 | 片名 | 年份 |
---|---|---|
微电影 |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 2019 |
纪录片 | 《龟兹·龟兹》第7部 | 2012 |
注释
- 安西陷落的准确时间,迄今学术界仍未有定论,这里采用目前较为认可的薛宗元的推论
- 此次陷落的是沙州寿昌县,沙州完全陷落已迟至贞元二年
參考資料
- 薛宗正. . 《西域研究》. 2009, (4) [2022-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3).
- 碧小军. . Beijing Book Co. Inc. 2014. ISBN 9787999019091.
- 李稳, 杨海帆. 编者 , 编. . Beijing Book Co. Inc. 2015. ISBN 9787226048207 (中文).
- 维基文库 賜李元忠郭昕詔
- 维基文库 资治通鉴/卷227,23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