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母

船母[1]ʑ)是中古漢語的一個聲母,屬正齒音章組,全濁聲母,dz-演化為平聲tʂ'-、仄聲ʂ[1]

船母字都是三字。

擬音

有兩派擬音,一派擬/ʑ/,一派擬/d͡ʑ/。這兩派在擬常母時剛好互調。學界對於其送氣性質並無一致意見,有的學者認爲是送氣音[ʑʱ][d͡ʑʱ],也有的認爲是不送氣音[ʑ][d͡ʑ],或者無所謂送氣或者平送仄不送等。不過,這個聲母在送氣不送氣方面,並沒有對立音位。

各學者擬音
聲母古韻羅馬字高本漢李方桂陸志韋王力周法高李榮邵榮芬蒲立本董同龢鄭張尚芳潘悟雲《廣韻》字數
zsjdʑʱdʑʱʑʑʑdʑʱʑʑ78

註:過往學界曾用逆撇號「ʻ」代表送氣音,後來國際語音學學會已規範以「ʱ」作爲濁音送氣符號,上表亦依規範統一。

現代方言、語言中的讀音

在今日的北京音系中,船母平聲爲漢語拼音ch [ʈʂʰ]和sh [ʂ],仄聲為漢語拼音sh [ʂ]。

船母在粵語清化,與心母合流為s,聲調是陽聲調。

域外方音

日語中,吳音ざ行漢音さ行

朝鮮語中,船母讀

越南語中,船母讀th,聲調是陽聲調。

參考來源

書目
引用
  1. 竺家寧 1992,第448頁.

外部連結

中古早期漢語(切韻音)聲母
全清次清全濁次濁全清全濁
唇音
舌音
齿音
牙音
喉音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