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屋村
盛屋村是香港元朗區橫洲髻山北面的一條鄉村,屬屏山鄉事委員會,鄰近元朗工業園。北面為一大片的魚塘。附近的鄉村有大井圍及吳屋村。
盛屋村旁有山路登上村後的丫髻山,約半小時便可登上頂峰,是大井格仔魚塘的攝影熱點。
傳說
盛氏於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由屏山衙前村遷到大井盛屋村現址立村。
根據村中父老相傳衙前村民多達一萬人,族人姓「毛」,為横洲大族,於明朝中葉有族人官拜兵部尚書,並在村中建成三間大宅,當時有條河由現時的唐人新村流至横洲,當地農民出入必須經過這三間大屋。尚書的三位兒子(合稱毛家三虎)仗權勢橫行霸道,更強迫路過他家門前出嫁的新娘陪他過一夜後才放行,鄰村懼其勢大敢怒而不敢言。
屏山鄧愈聖(因鄧愈聖無子,有指是其弟鄧喬林)的未過門媳婦就因此羞愧而自盡。鄧愈聖狀告衙門,但衙門也不敢受理。鄧愈聖於是到北京告御狀,但不得要領。鄧愈聖求助好友鄧瓏後,將狀詞中的「衙前三府近橫洲」的「橫洲」改為諧音字「皇州」。皇帝看後勃然大怒,下令派兵滅村,尚書通風報訊,村民於是躲到丹桂河附近的山洞,但不幸於官兵經過洞口時有小兒哭泣而敗露藏身地點,結果眾藏匿村民盡被屠殺,鮮血將河水染成紅色,後人稱其地為洪(紅)水橋。但有一名懷孕村婦逃過大難,並在大井一個叫「牛符」的地方誕下一男一女,並改姓盛,有「剩」的意思,村婦後來被尊為盛屋村的開村祖,是為「牛欄伯祖」[1]。
建築
村公所位於盛屋村村口,屋頂有一粒大紅星,附建築年份1971年,二樓騎樓外有「廣陵堂」三字,是舊稱「群賢學塾」昔日村中子弟的學堂。盛屋村與其他横洲村落一樣,新舊村屋交替,村中尚保存有清未建築風格的青磚屋[2]。
盛屋村39-43號是一列5所清代的民居,屋外設有曬榖的禾堂,是由前屏山鄉事委員會副主席盛連光的父親建成。直至1960年代盛家仍然居於39號屋,內設有廚房、客廳、睡房和小閣樓,而客廳中有一個腳踏碓。
交通
在香港元朗可乘坐74號專線小巴前往。
參見
參考文獻
- 《香港新界鄉村之歷史與風貌》,蕭國健 著,中華文教交流服務中心 出版,ISBN 988-98915-3-0
參考資料
- . cahk.org.hk. [2015-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20) (中文(香港)).
- . blog.terewong.com. [2015-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