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杰明
白杰明[1][2](英語:)是澳大利亞漢學家,作家和导演,研究现代中国文化历史,他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文章,并在发表纪录片作品,包括《天安门》,描述1989年春天直到六四事件的事情,以及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八九点钟的太阳》。
白杰明 | |
---|---|
![]() | |
出生 | 1954年5月4日 ![]() |
就讀學校 | |
職業 | 历史学家、汉学家、语言学家 ![]() |
生平
白杰明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取得亚洲研究学士学位,主修汉语和梵语,然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1974-77)和日本(1980-83)的大学学习[3]。当他第一次以历史讲师的身份回到澳大利亚时,他的第一批学生之一就是未来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后者的支持对中华全球研究中心(Australian Centre on China in the World)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4]。他于1991年至2007年担任《东亚历史》杂志的编辑。2011年,他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举办了首届“China in the World”特邀讲座,题为“Australia and China in the World: Whose Literacy?”[5]。
著作
- ——; Minford, John.
.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88. ISBN 0809085216.
- ——; Jaivin, Linda. . New York: Times Books. 1992. ISBN 0812919270.
- ——.
. Armonk, NY: M.E. Sharpe. 1996 [2022-01-18]. ISBN 0585269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1-02).
- ——; 桑晔. . 连线. 1997-06-01 [2021-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1).
- ——.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231106149.
- ——.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ISBN 0520208323.
- ——. . China Heritage Project; reprinted from Chinese Studie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Newsletter, No. 3, May 2005. [2021-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1).
- ——.
.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674027794.
- ——, , 齐慕实, Timothy (编),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243–272, 2010
参考文献
- Perlez, Jane. . 纽约时报. 2015-11-09 [2021-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8).
-
. 端传媒. 由黃思涵翻译. 2019-06-12 [2021-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8) (中文(香港)).
- Researchers Services. . 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 2015 [2021-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4).
- . 澳洲人報. 2010-08-11 [2021-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4) (澳大利亚英语).
- . [2021-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5) (澳大利亚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