溈山靈祐
溈山靈祐禪師(771年—853年),俗姓趙,謚號大圓禪師,唐代福州長溪(今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南)人,禪宗大師,百丈懷海禪師門下,為溈仰宗的開創者。
![](../I/%E7%81%B5%E7%A5%90%E6%B3%95%E5%B8%88.jpg.webp)
位于寧德市霞浦县福宁文化公园的灵祐雕塑
| ||
---|---|---|
![]() | ||
出生 | 771年 唐朝福州長溪(今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南) | |
圓寂 | 853年 | |
宗派 | 禪宗(溈仰宗) | |
頭銜 | 大圓禪師 | |
師承 | 百丈懷海 | |
徒弟與學生 | 仰山慧寂、香嚴智閑 | |
著作 | 《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溈山警策》 |
中國禪宗 |
---|
![]() |
![]() |
佛教 |
---|
![]() |
佛教大綱 ![]() |
生平
靈祐禪師十五歲依法恒律師出家 [1] ,十八歲時在杭州龍興寺受具足戒。二十三歲時至洪州,拜謁百丈懷海禪師,成為他的首座弟子。唐憲宗元和年間,奉百丈禪師之命,至潭州大溈山,住持同慶寺。
會昌法難時,還俗隱於市井之間。847年(大中元年),朝廷頒布復教令,靈祐禪師回到同慶寺,為僧俗說法。在裴休的勸請下,重新剃髮出家。
853年(大中七年)正月示寂,世壽83,僧臘64。塔於山右梔子園中,[2]散騎常侍涇原等州節度使盧簡為師撰寫碑銘,[1]李商隱題寫匾額。
著作
著有《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一卷、《溈山警策》一卷傳世。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