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米坑
挑米坑,是臺灣南投縣埔里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鎮西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桃米里、成功里。
![](../I/Paper_Dome%252C_Puli_(Taiwan).jpg.webp)
挑米坑紙教堂是臺灣遭逢921大地震受創後,由日本捐贈鷹取Paper Dome紙教堂而遷移至此重建的。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挑米坑地區為一街庄,稱為「挑米坑庄」,隸屬於埔里社堡。該庄北邊東段與牛相觸庄為鄰,東與生蕃空庄、珠仔山庄為鄰,南邊為鹿蒿庄、大雁庄、蓮華池庄,西邊及北邊西段為北山坑庄[2]。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設置二十廳,該庄隸屬於南投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庄隸屬不變。1920年(大正九年),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挑米坑」大字,隸屬於臺中州能高郡埔里街[3]。
交通
省道台21線是天冷至塔塔加的幹道,在挑米坑地區的路段亦為「中潭公路」的一部分,大致以東北-西南走向轉縱向蜿蜒經過本地區東部,向北可前往埔里市區、國姓、新社等地,向南可前往魚池、日月潭、水、信義等地。
學校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