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福共
彭福共(1928年4月1日—1955年4月29日),又稱彭福元、彭福芝,江西萍鄉人,中華民國憲兵,在臺灣宜蘭縣宜蘭市殉職,在該縣員山鄉同樂村台7丁線旁立有忠靈碑。
彭福共 | |
---|---|
![]() 彭福共忠靈碑 | |
出生 | 1928年4月1日 |
籍贯 | 江西萍鄉 |
逝世 | 1955年4月29日![]() | (27歲)
墓地 | ![]() |
国籍 | ![]() |
效命 | ![]() |
军种 | ![]() |
军衔 | ![]() |
殉身
彭福共為江西萍鄉人,隨軍來臺後在宜蘭火車站憲兵班服役[1]。
1955年4月29日上午9時許,士兵周雲玉來到宜蘭市北館市場[lower-alpha 1]平和小吃店自斟自酌,直到下午2點仍未離去。店主以其神色可疑,乃報告於當地憲兵隊,由彭福共[lower-alpha 2]至店內勸該士兵返回部隊。豈料,周雲玉拉開手榴彈並與彭福共糾纏不放,兩人當場被炸斃。同時店內的李林阿芬、蔣茂根、郭奎型、林月英、黃鐘澤、陳水金、羅英條等七名食客亦被炸傷,以李林阿芬最為嚴重。[4]
身後
彭福共由於在臺灣沒有親屬,宜蘭縣各界將他埋葬在員山鄉同樂村,由當時的宜蘭縣縣長甘阿炎、宜蘭市市長陳阿呆立「義勇足式」碑[5][6][8]。彭福共墳(24.763451°N 121.725350°E)鄰近員山鄉頭份路大眾爺廟[lower-alpha 3][7][8]。

宜蘭憲兵隊每年在清明時節掃墓、祭拜[5][6]。台9甲線(今台7丁線)拓寬時,為了避開彭福共墳,特別變更路線[6]。後來,墓碑上刻的字逐漸模糊,憲兵隊整修時,把彭福共誤刻成「彭福芝」[1][6]。
1999年3月31日,時任宜蘭憲兵隊隊長陳興達率領數十位官兵前往祭祀[8]。2002年,宜蘭憲兵隊將墳墓[lower-alpha 4]漆上新漆,由時任宜蘭憲兵隊隊長李新華、宜蘭縣後備憲兵聯絡中心總幹事吳蒼生、員山鄉後備憲兵聯絡中心主任陳清泉等在清明節前一日祭拜[5]。
宜蘭憲兵隊有意為彭福共申請入祀員山忠烈祠,卻找不到相關兵籍資料,直到憲兵隊隊長陳文聰到憲兵司令部追查,才發現當時名刻錯[1][6]。2005年青年節,彭福共入祀員山忠烈祠,骨灰罈則遷到蘇澳忠靈祠,墓園重新整修另立正名的忠靈碑,至於「彭福芝」墓碑則立一旁,並擺放造型可愛的「憲兵寶寶」[6]。同年4月29日,彭福共50年忌日,宜蘭縣縣長劉守成、宜蘭縣議會議長張建榮、憲兵第205指揮部指揮官高耀斌等人主持並揭碑,宜蘭縣商業會理事長朱儒文也代表北館市場的業者致意[1]。
2010年,清明節將至時,宜蘭縣孝親尊師聯盟在此碑旁安排臆墓粿活動,由農民牽來幾頭牛,再讓戴上斗笠扮成牧童的小學生們,向前來祭拜彭福共的成人們領取甜粿[7][10]。
- 彭福共之墓與員山大眾廟
- 彭福共之墓右側
- 彭福共之墓左側
- 彭福共之墓旁的員山大眾廟與禁止踐踏塚地乞食祭餘及捐題碑。
註釋
參考
- 廖雅欣. . 《聯合報》. 2005-04-29 (中文(臺灣)).
- 吳敏顯. . 《聯合報》. 1999-09-29 (中文(臺灣)).
- . 《聯合報》. 1966-01-26 (中文(臺灣)).
- . 《聯合報》. 1955-04-30 (中文(臺灣)).
- 廖雅欣. . 《聯合報》. 2002-04-05 (中文(臺灣)).
- 廖雅欣. . 《聯合報》. 2005-03-19 (中文(臺灣)).
- 羅建旺. . 《聯合報》. 2010-04-03 (中文(臺灣)).
- 李金生. . 《中國時報》. 1994-04-01 (中文(臺灣)).
- 吳佩旻. . 《聯合報》. 2016-11-03 (中文(臺灣)).
- 胡健森. . 《自由時報》. 2010-04-03 [2017-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中文(臺灣)).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彭福共忠靈碑與彭福共之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