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
弘光(1645年正月一日—閏六月二十九日)是中国南明弘光帝朱由的年号。
弘光
| ||
政权 | 南明 | |
君主 | 弘光帝朱由 | |
历时 | 6个月 | |
![]()
|
---|
![](../I/Chinese_coin_Hongguang_Tongbao_(flickr_8719045207).jpg.webp)
弘光通宝铜钱
![](../I/%E9%87%8D%E6%85%B6%E5%BA%9C%E5%90%88%E5%B7%9E%E8%BF%B4%E9%BE%8D%E9%84%89%E5%BC%98%E5%85%89%E5%85%83%E5%B9%B4%E7%9A%84%E7%9F%B3%E5%88%BB.jpg.webp)
重慶府合州迴龍鄉弘光元年石刻-明弘光元年乙酉春施財
殿信人王來朝……
![](../I/%E2%BF%B0%E7%9F%B3%E6%9B%BC.svg.png.webp)
崇禎十七年(1644年)五月三日朱由崧在南京称监国,五月十五日登基稱帝,以明年为弘光元年。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军攻克南京,五月二十二日由崧被俘虜。閏六月二十七日明紹宗即位沿用,翌月改元隆武。[註 1]魯王朱以海於七月四日稱監國,仍用弘光年號,翌年改稱監國魯元年。[註 2]
弘光帝即位之初,內閣擬定年號「定武」和「弘光」,弘光帝選擇了後者,大臣張慎言直言「光」字上為火,清朝年號「順治」從水,水能克火,是不祥之兆。[2]
大事記
- 弘光元年——五月二十二日,明安宗被俘。閏六月二十七日,明紹宗朱聿键即位。七月四日魯王朱以海稱監國。
紀年農曆對照表
表格右邊各月的干支即為各月的第1日,「大」表示該月有30日,「小」表示該月有29日,「閏月」表格中的漢字數字表示該年為閏X月,各月初一底下的數字表示對應的西曆日期。
西元 | 干支 | 紀年 | 正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閏月 |
---|---|---|---|---|---|---|---|---|---|---|---|---|---|---|---|
1645年 | 乙酉 | 弘光元年 | 乙酉小 | 甲寅大 | 甲申小 | 癸丑小 | 壬午大 | 壬子小 | 六辛巳小 | ||||||
1/28 | 2/26 | 3/28 | 4/26 | 5/25 | 6/24 | 7/23 |
弘光 | 元年 |
---|---|
清朝 | 顺治二年 |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注釋
參考文獻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第209-210頁。
- 查慎行《人海記》卷上〈弘光年號〉:南渡年號,閣擬定武、弘光,拜天探籌,得弘光。冢宰張藐山曰:「光字上於文為火,清朝年號曰治從水。水能剋火,奈何。」果如其言。
- 張廷玉.
. 维基文库 (中文).「〔崇禎十七年五月〕壬寅自立於南京,偽號弘光。」
- 錢海岳.南明史本紀第一安宗.「〔崇禎十七年五月〕壬寅,王即皇帝位於武英殿。詔曰:『……以其明年為弘光元年,與民更始,大赦天下。……』」
- 黃宗羲.
. 维基文库 (中文).「崇禎十七年夏五月……壬寅,福王即皇帝位,以明年為弘光元年。」
- 南沙三余氏.
. 维基文库 (中文).「〔崇禎十七年〕五月一日,王入京。……於是以初三日監國。十五日即位,改明年乙酉為弘光元年。」
- 張廷玉.
. 维基文库 (中文).「〔大清順治二年〕閏六月丁未,遂立於福州,號隆武。」
- 錢海岳南明史《南明史》卷2:「〔弘光元年閏六月〕丁未,祭告天地祖宗,即皇帝位於南郊。詔曰:『……以其弘光元年七月初一日為隆武元年。……』」
- 南沙三余氏.
. 维基文库 (中文).「〔弘光元年〕閏六月二十七日,祭告天地祖宗,即位於福州。……大赦。改是年七月一日以後為隆武元年。」
- 錢海岳《南明史》卷5:「〔弘光元年七月〕癸丑,群臣三奉箋勸進,不許。頒監國諭,大赦,祭告天地祖宗,仍用弘光年號,以明年為監國魯元年。」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