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文区
奎文区是山东省潍坊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于1994年设立,位于潍坊市区东部。得名于位于古代潍县东关城门之一的奎文门。區人民政府駐廣文街道勝利東街4919號。
奎文区 | |
---|---|
区 | |
![]() 风筝博物馆 | |
![]() 奎文区在潍坊市的位置 | |
坐标:261041 | |
国家 | ![]() |
隶属行政区 | 山东省潍坊市 |
政府駐地 | 廣文街道 |
面积 | |
• 总计 | 183.46 平方公里(70.83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 | |
• 總計 | 47.51万人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電話區號 | 536 |
車輛號牌 | 鲁G |
網站 | 奎文区政府网 |
奎文區地處山東半島中部,屬暖温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隋開皇十六年(596年)設濰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改為濰縣,被白浪河一分為二,以東為東關,即今奎文。奎文歷史悠久,古代政治家晏嬰、經學大師鄭玄、農學家賈思勰、書畫家張擇端以及孔融、范仲淹、歐陽修、蘇軾、鄭板橋等都曾在此出仕遊歷。
历史沿革
奎文区古属东夷文化的发祥地,远在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记载有原始社会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
夏属三寿国,商属莱国,周为齐国属地,秦属胶东郡(一说齐郡),汉属青州北海郡胶东国,晋改属齐郡。隋开皇十六年 (公元596年) 分北海郡置潍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州废,复置北海郡。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复置潍州。明洪武十年 (公元1377年)潍州降为县,属莱州府。潍县之名由此确定,并一直沿用。
民国建立后,民国3年(公元1914年)裁府,县属胶东道。民国14年(公元1925年)改属莱胶道。民国16年(公元1927年)裁道直属山东省。
1948年潍县解放,成立潍坊特别市(省直辖)。1949年6月潍坊特别市改称潍坊市,仍为省辖市。1950年,撤销潍坊市。1951年重建潍坊市,为县级市,隶属昌潍专区(先后沿革为昌潍地区和潍坊地区)。
1983年10月,撤销潍坊地区和县级潍坊市,改设地级潍坊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市区设潍城区、坊子区、寒亭区。
1994年以白浪河为界将原潍城区划分成两个区,河东设立奎文区,河西为潍城区。[1]
行政区划
东关街道、大虞街道、梨园街道、廿里堡街道、潍州路街道、北苑街道、广文街道、新城街道、清池街道和北海路街道。
奎文区名义上的辖区包括潍坊高新技术开发区,但高新区现在事实上已直接在潍坊市管辖下进行单独管理。
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奎文區常住人口為475103人。
参考文献
![]()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潍坊市设立奎文区的批复 |
- . 山东省情网. [2020-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