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州
西晋永嘉四年(310年)为漢趙刘渊所攻陷汲县,于汲县设立殷州及卫州。汉昌元年(318年)石勒得此地,废卫州、殷州等州,复立汲郡,治汲县,领汲、朝歌、共、林虑、获嘉、脩武六县。
隋代行政区划变遷 | |||||
---|---|---|---|---|---|
区划 | 開皇元年 | 区划 | 大業3年 | ||
州 | 衛州 | 黎州 | 郡 | 汲郡 | |
郡 | 汲郡 | 黎陽郡 | 修武郡 | 县 | 衛县 汲县 黎陽县 隋興县 内黄县 臨河县 湯陰县 澶水县 |
县 | 朝歌县 伍城县 | 黎陽县 | 修武县 獲嘉县 |
唐朝武德初,天下郡改州,复为卫州。武德四年(621年),义州废,汲县改属卫州。贞观元年(627年),治所由卫县迁移至汲县。贞观十七年(643年),清淇县并入卫县,同年,黎阳县改属卫州。土贡:绫、绢、绵、胡粉。户四万八千五十六,口二十八万四千六百三十。下领五县:汲县、卫县、共城县、新乡县、黎阳县。
唐朝卫州辖县 | |
---|---|
618年 | 卫县、清淇县[1]、黎阳县、临河县、澶渊县、内黄县(废除隋兴县,汲县改属义州) |
619年 | 卫县、清淇县(黎阳县、临河县、澶渊县、内黄县改属黎州) |
621年 | 卫县、清淇县(汲县、荡源县[2]来属) |
623年 | 卫县、清淇县、汲县(荡源县改属相州) |
627年 | 汲县(改治)、清淇县、卫县(共城县、新乡县、博望县[3]来属) |
632年 | 汲县、清淇县、卫县、共城县、新乡县(废除博望县) |
643年 | 汲县、卫县、共城县、新乡县(黎阳县来属,废除清淇县) |
703年 | 汲县、卫县、共城县、新乡、黎阳县(复设清淇县[1]) |
705年 | 汲县、卫县、共城县、新乡、黎阳县(废除清淇县) |
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所辖卫县隶安利军。熙宁三年(1070年),安利军废为县,属卫州。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安利军,后为浚州。崇宁时,卫州户三万三千二百四,口四万六千三百六十五。贡绢、绵。终北宋一朝,卫州下领一监:黎阳监,四县:汲县、新乡县、获嘉县、共城县。
元朝中统元年(1260年),升为卫辉路[4],明朝时,为卫辉府。
- 唐朝卫州刺史
- 裴万顷(630年)
- 李某(贞观年间)
- 薛怀昱(贞观年间)
- 郑怀节(贞观年间)
- 豆卢怀让(贞观年间)
- 高士宁(贞观年间)
- 岑文叔(贞观年间)
- 柴令武(652年)
- 李元庆(龙朔年间—664年)
- 慕容正言(乾封年间)
- 萧守业(669年之前)
- 权怀恩(唐高宗时)
- 郑玄升(唐高宗时)
- 郑某(唐高宗时)
- 卢少儒(唐高宗、武后时)
- 李琨(武周前期)
- 尉亮(武周时)
- 尔朱杲(693年之前)
- 刘璿(697年,未任)
- 敬晖(圣历初年)
- 李千里(圣历年间)
- 岑景倩(武周时)
- 李嘉祚(武周时)
- 孔若思(神龙年间)
- 毕构(景龙初年)
- 徐彦伯(708年—709年)
- 韦岳(开元初年)
- 李业(717年—718年)
- 李津容(开元年间)
- 郑溥(开元年间)
- 郑神则(开元年间)
- 苗延嗣(732年)
- 裴鼎(734年)
- 元彦冲(738年)
- 段崇简(开元末年)
- 汲郡太守
- 朱卨(大历初年)
- 薛雄(大历初年—775年)
- 杨某(775年—777年)
- 李进超(778年之前)
- 任履虚(782年)
- 李宪(813年)
- 崔弘礼(818年—819年)
- 夏侯昇(821年)
- 邵同(长庆初年)
- 徐乃文(862年—863年)
- 杜庭坚(咸通末年)
- 薛珰(875年)
- 李瓒(乾符年间)
- 谢希图(唐昭宗时)
- 柳谟
注释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