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錄尚書事、尚書令、尚書僕射列表

南朝尚書臺因襲東晉之制,以尚書令為臺主,僕射、尚書分領諸曹,其中左僕射(或僕射)領殿中、主客二曹,右僕射(或祠部尚書)領祠部、儀曹二曹,五尚書分領其餘諸曹。諸公錄尚書事,則位在尚書令之上[1]南朝梁時,改尚書臺為尚書省[2]

南朝宋時,尚書令、僕射為第三品[3]南朝梁時,尚書令位列十六班,尚書左僕射、尚書僕射、尚書右僕射位列十五班。南朝陳時,尚書令為第一品,僕射為第二品,秩均為中二千石[2]

下表列出南朝歷任錄尚書事、尚書令、尚書僕射。

錄尚書事

序次姓名授職時間離職時間爵位備註授職君主
宋(420年-479年)
1徐羨之永初三年正月癸丑(422年)[4]元嘉三年正月丙寅(426年)[5]南昌縣開國公遷自尚書令;伏誅宋武帝
2王弘元嘉三年正月丁卯(426年)[5]元嘉九年五月壬申(432年)[5]華容縣開國公遷自江州刺史;卒官宋文帝
3劉義康元嘉六年正月癸丑(429年)[5]元嘉十七年十月戊午(440年)[5]彭城郡王遷自荊州刺史;遷江州刺史
4劉義恭元嘉十七年十月戊午(440年)[5]孝建元年六月戊子(454年)[6]江夏郡王遷自南兗州刺史;省錄尚書事
5劉義宣元嘉三十年四月庚午(453年)[6]孝建元年六月戊子(454年)[6]南譙郡王→南郡王遷自荊州刺史;省錄尚書事宋孝武帝
6劉義恭大明八年閏五月甲子(464年)[7]永光元年八月癸酉(465年)[7]江夏郡王伏誅宋前廢帝
7蕭道成昇明元年七月丙申(477年)[8]昇明三年三月甲寅(479年)[9]竟陵郡開國公遷自尚書左僕射;遷相國宋順帝
齊(479年-502年)
1褚淵建元四年三月乙丑(482年)[10]建元四年八月癸卯(482年)[10]南康郡開國公遷自尚書令;卒官齊武帝
2蕭鸞延興元年七月丁酉(494年)[11]延興元年十月癸亥(494年)[12]宣城郡開國公遷自尚書令;即皇帝位齊海陵王
3蕭衍中興元年十二月己巳(501年)[13]中興二年二月戊戌(502年)[14]建安郡開國公遷自尚書左僕射;遷相國齊和帝
梁(502年-557年)
1侯景太清三年三月庚午(549年)[15]大寶元年七月(550年)[16]河南王遷相國梁武帝
2王僧辯承聖四年二月癸丑(555年)[17]承聖四年九月甲辰(555年)[17]永寧郡開國公遷自尚書令;伏誅晉安王承制
3陳霸先太平元年九月壬寅(556年)[17]太平二年九月辛丑(557年)[18]義興郡開國公遷自尚書令;遷相國梁敬帝
陳(557年-589年)
1陳頊天康元年五月庚寅(566年)[19]光大三年正月甲午(569年)[20]安成郡王遷自尚書令;即皇帝位陳廢帝

尚書令

序次姓名授職時間離職時間爵位備註授職君主
宋(418年-479年)
1孔季恭義熙十四年六月(418年)[21]義熙十四年(418年)[22]遷自太尉軍諮祭酒;固辭遷侍中、特進、左光祿大夫宋公
2徐羨之永初二年正月丙寅(421年)[4]永初三年正月癸丑(422年)[4]南昌縣開國公遷自尚書僕射;遷司空、錄尚書事宋武帝
3傅亮永初三年(422年)[23]元嘉三年正月丙寅(426年)[5]建城縣開國公遷自尚書僕射;伏誅宋少帝
4王敬弘元嘉六年四月癸亥(429年)[5]元嘉六年五月癸巳(429年)[5]遷自尚書左僕射;遷特進、左光祿大夫宋文帝
5何尚之元嘉二十八年五月戊申(451年)[5]孝建元年正月甲辰(454年)[6]都鄉侯遷自尚書左僕射;遷左光祿大夫、護軍將軍
6劉宏孝建二年十月壬午(455年)[6]大明二年三月丁未(458年)[6]建平郡王遷自中書監、尚書左僕射;卒官宋孝武帝
7柳元景大明三年正月己丑(459年)[6]大明七年正月己丑(463年)[6]巴東郡開國公遷自領軍將軍;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8劉義恭大明七年十二月己未(463年)[6]大明八年閏五月庚申(464年)[7]江夏郡王遷中書監
9柳元景大明八年閏五月庚申(464年)[7]永光元年八月癸酉(465年)[7]巴東郡開國公伏誅宋前廢帝
10劉子尚景和元年八月甲戌(465年)[7]景和元年十一月己未(465年)[24]豫章郡王伏誅
11劉休仁景和元年十二月癸亥(465年)[24]泰始七年五月戊午(471年)建安郡王自殺宋明帝
12袁粲泰始七年五月庚午(471年)[24]元徽元年十一月丁丑(473年)[25]興平縣開國子遷自尚書右僕射;母喪去職
元徽元年十二月乙巳(473年)[25]元徽二年九月丁酉(474年)[25]遷中書監宋後廢帝
13褚淵元徽二年九月丁酉(474年)[25]元徽三年六月癸未(475年)[25]雩都縣開國伯固讓
14袁粲元徽三年七月庚戌(475年)[25]昇明元年七月丙申(477年)[26]興平縣開國子遷自中書監;遷中書監
15劉秉昇明元年七月丙申(477年)[8]昇明元年十二月壬申(477年)[8]當陽縣開國侯遷自中書令;伏誅宋順帝
16王僧虔昇明二年二月庚辰(478年)[8]昇明三年四月壬辰(479年)[9]遷自尚書左僕射
齊(479年-502年)
1蕭嶷建元元年四月戊戌(479年)[27]建元元年九月乙巳(479年)[27]豫章郡王遷自荊州刺史;遷荊湘二州刺史齊高帝
2褚淵建元元年九月丙午(479年)[27]建元四年三月乙丑(482年)[10]南康郡開國公遷錄尚書事
3王儉建元四年三月乙丑(482年)[10]永明七年五月乙巳(489年)[10]南昌縣開國公遷自尚書左僕射;卒官齊武帝
4柳世隆永明七年五月甲子(489年)[10]貞陽縣開國公遷自尚書左僕射;以疾免[28]
5蕭子良永明十年正月戊午(492年)[10]永明十年(492年)[29]竟陵郡王遷中書監
6蕭鸞永明十一年八月壬午(493年)[30]延興元年七月丁酉(494年)[11]西昌縣開國侯遷自尚書左僕射;遷錄尚書事齊鬱林王
7王晏延興元年八月甲辰(494年)[11]建武四年正月丙辰(497年)[12]曲江縣開國侯遷自尚書左僕射;伏誅齊海陵王
8徐孝嗣建武四年二月甲子(497年)[12]永元元年十月乙未(499年)[31]枝江縣開國公遷自尚書左僕射;伏誅齊明帝
9蕭懿永元二年四月乙亥(500年)[31]永元二年十月己卯(500年)[31]臨湘縣開國侯遷自尚書右僕射;伏誅齊東昏侯
10蕭穎冑中興元年三月乙巳(501年)[13]中興元年十一月壬寅(501年)[13]遷自相國左長史;卒官齊和帝
11守王亮中興二年二月己酉(502年)[13]中興二年四月壬戌(502年)[14]汝南縣開國侯
梁(502年-557年)
1王亮天監元年四月丁卯(502年)[32]天監二年正月丙辰(503年)[32]豫寧縣開國公遷自中書監;免官梁武帝
2謝朏天監二年六月丁亥(503年)[32]天監四年十二月(505年)[32]遷自左光祿大夫;母憂去職
3沈約天監六年閏月乙丑(507年)[32]天監九年正月乙亥(510年)[32]建昌縣開國侯遷自尚書左僕射;遷左光祿大夫
4王瑩天監九年正月乙亥(510年)[32]天監十五年六月庚子(516年)[32]建城縣開國公遷自右光祿大夫;遷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5袁昂天監十八年正月甲申(519年)[32]普通三年正月庚子(522年)[15]遷自尚書左僕射;遷中書監
普通四年十月庚午(523年)[15]中大通五年九月甲寅(533年)[15]遷自中書監;遷特進、左光祿大夫
6何敬容大同五年正月乙卯(539年)[15]大同十年五月丁酉(544年)[15]遷自丹楊尹;免官
7謝舉太清二年正月辛丑(548年)[15]太清二年十二月戊申(548年)[15]遷自尚書僕射;卒官
8兼蕭會理太清三年七月庚午(549年)[33]大寶元年十月壬寅(550年)[33]南康嗣王遇害梁簡文帝
9蕭恪太清四年九月辛酉(550年)[34]太清四年九月(550年)[34]南平嗣王遷荊州刺史湘東王承制
10王僧辯太清五年五月癸未(551年)[34]承聖四年二月癸丑(555年)[17]長寧縣開國公→永寧郡開國公遷錄尚書事
11陳霸先紹泰元年十月壬子(555年)[17]太平元年九月壬寅(556年)[17]長城縣開國侯→公遷錄尚書事梁敬帝
陳(557年-589年)
1陳頊天康元年三月己卯(566年)[35]天康元年五月庚寅(566年)[19]安成郡王遷錄尚書事陳文帝
2江總至德四年十月癸亥(586年)[36]禎明三年正月甲申(589年)[36]遷自尚書僕射陳後主

尚書僕射/尚書左僕射

序次姓名授職時間離職時間爵位備註授職君主
宋(418年-479年)
1王弘義熙十四年六月(418年)[21]義熙十四年(418年)[37]華容縣五等侯遷自太尉左長史;遷江州刺史宋公
2徐羨之義熙十四年(418年)[23]永初二年正月丙寅(421年)[4]南昌縣開國公遷自吏部尚書;遷尚書令
3傅亮永初三年正月癸丑(422年)[4]永初三年(422年)[23]建城縣開國公遷自太子詹事;遷尚書令宋武帝
4左王敬弘元嘉三年二月戊午(426年)[5]元嘉六年四月癸亥(429年)[5]遷自金紫光祿大夫;遷尚書令宋文帝
5左劉義慶元嘉六年四月癸亥(429年)[5]元嘉八年八月甲辰(431年)[5]臨川郡王遷中書令
6殷景仁元嘉九年七月庚午(432年)[5]元嘉十七年十一月癸丑(440年)[5]遷自領軍將軍;卒官
7王球元嘉十七年十二月癸亥(440年)[5]元嘉十八年十一月戊子(441年)[5]遷自金紫光祿大夫;卒官
8孟顗元嘉十八年十一月己亥(441年)[5]元嘉二十二年七月己未(445年)[5]遷自丹楊尹
8左元嘉二十二年七月己未(445年)[5]元嘉二十三年正月十一月庚申(446年)[5]
9左何尚之元嘉二十五年九月辛未(448年)[5]元嘉二十八年五月戊申(451年)[5]都鄉侯遷自尚書右僕射;遷尚書令
10徐湛之元嘉二十八年五月戊申(451年)[5]元嘉三十年二月甲子(453年)[5]枝江縣開國侯遷自太子詹事;被殺
11左蕭思話元嘉三十年四月庚午(453年)[6]元嘉三十年五月戊戌(453年)[6]封陽縣開國侯遷自兗冀二州刺史;固辭遷中書令、丹楊尹宋孝武帝
12左劉宏元嘉三十年五月戊戌(453年)[6]孝建二年十月壬午(455年)[6]建平郡王遷尚書令
13左褚湛之大明二年二月乙酉(458年)[6]大明四年五月丙戌(460年)[6]都鄉侯遷自丹楊尹、金紫光祿大夫;卒官
14左劉延孫大明五年十月甲寅(461年)[6]大明六年六月辛酉(462年)[6]東昌縣開國侯遷自南徐州刺史;卒官
15左劉遵考大明六年九月乙未(462年)[6]大明八年九月癸卯(464年)[7]營浦縣開國侯遷自尚書右僕射;遷特進、右光祿大夫
16左王僧朗大明八年(464年)[38]大明八年(464年)[38]遷自湘州刺史;遷侍中、特进
17顏師伯大明八年十二月乙酉(464年)[7]永光元年八月庚午(465年)[7]平都縣開國子遷自尚書右僕射宋前廢帝
17左永光元年八月庚午(465年)[7]永光元年八月癸酉(465年)[7]伏誅
18王景文泰始元年十二月壬申(465年)[24]泰始二年二月乙丑(466年)[24]建陵縣五等子遷自尚書右僕射;固辭遷散騎常侍、中書令宋明帝
19左蔡興宗泰始二年二月乙丑(466年)[24]泰始三年三月丙子(467年)[24]樂安縣開國伯遷自吏部尚書;遷郢州刺史
20袁粲泰始三年五月壬戌(467年)[24]泰始六年六月癸卯(470年)[24]興平縣開國子遷自太子詹事;遷尚書右僕射
21左王景文泰始六年六月癸卯(470年)[24]泰豫元年三月己未(472年)[24]江安縣開國侯遷自江州刺史;卒官
22左劉秉泰豫元年十一月己亥(472年)[25]元徽四年(476年)[39]當陽縣開國侯遷自郢州刺史;遷中書令宋後廢帝
23左蕭道成元徽四年六月乙亥(476年)[25]昇明元年七月丙申(477年)[8]西陽縣開國公遷錄尚書事
24王僧虔昇明元年七月辛丑(477年)[8]昇明元年十二月乙亥(477年)[8]遷自尚書右僕射宋順帝
24左昇明元年十二月乙亥(477年)[8]昇明二年二月庚辰(478年)[8]遷尚書令
25左王延之昇明二年二月庚辰(478年)[8]昇明三年正月甲辰(479年)[8]遷自尚書右僕射;遷江州刺史
26蕭賾昇明三年正月辛亥(479年)[8]昇明三年四月壬辰(479年)[8]聞喜縣開國公→齊公世子→齊王太子
齊(479年-502年)
1左王儉建元二年(480年)[40]建元四年三月乙丑(482年)[10]南昌縣開國公遷自尚書右僕射;遷尚書令齊高帝
2左王延之建元四年(482年)[41]永明二年(484年)[41]遷自中書令;遷特進、右光祿大夫齊武帝
3左李安民永明二年(484年)[42]永明二年(484年)[42]康樂縣開國侯遷自丹楊尹;遷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
4左柳世隆永明二年(484年)[28]永明四年四月丁亥(486年)[10]貞陽縣開國公遷自尚書右僕射;遷湘州刺史
5王奐永明四年(486年)[43]永明六年閏十月辛卯(488年)[10]遷自尚書右僕射;遷領軍將軍
6左柳世隆永明六年(488年)[28]永明七年五月甲子(489年)[10]貞陽縣開國公遷自湘州刺史;未拜遷尚書令
7左王奐永明七年(489年)[43]永明九年六月甲戌(491年)[10]遷自領軍將軍;遷雍州刺史
8左蕭鸞永明十年(492年)[12]永明十一年八月壬午(493年)[30]西昌縣開國侯遷自尚書右僕射;遷尚書令
9左王晏永明十一年八月壬午(493年)[44]延興元年七月丁酉(494年)[11]遷自尚書右僕射;遷尚書令齊鬱林王
10左徐孝嗣延興元年(494年)[45]建武四年二月甲子(497年)[12]枝江縣開國侯→公遷自丹楊尹;遷尚書令齊海陵王
11左沈文季永泰元年七月(498年)[44]永元元年十月乙未(499年)[31]西豐縣開國侯遷自尚書右僕射;伏誅齊東昏侯
12左蕭衍中興元年三月乙巳(501年)[14]中興元年十二月己巳(501年)[14]遷錄尚書事齊和帝
梁(502年-557年)
1沈約天監元年四月丁卯(502年)[32]天監二年正月乙卯(503年)[32]建昌縣開國侯遷自梁國吏部尚書梁武帝
1左天監二年正月乙卯(503年)[32]天監二年十一月乙亥(503年)[32]母憂去職
2左王瑩天監三年正月癸丑(504年)[32]天監六年四月丁巳(507年)[32]建城縣開國公遷自尚書右僕射;遷丹楊尹
3左沈約天監六年四月丁巳(507年)[32]天監六年閏月乙丑(507年)[32]建昌縣開國侯遷自右光祿大夫;遷尚書令
4左夏侯詳天監六年閏月甲申(507年)[32]天監六年十二月丙辰(507年)[32]豐城縣開國公遷自右光祿大夫;未拜卒
5左張稷天監七年十月丙寅(508年)[32]天監十年正月癸卯(511年)[32]江安縣開國侯遷自吳興太守;遷青冀二州刺史
6左張充天監十年五月己卯(511年)[32]天監十年(511年)[46]遷自左衛將軍、國子祭酒;遷吳郡太守
7左袁昂天監十五年六月庚子(516年)[32]天監十八年正月甲申(519年)[32]遷自尚書右僕射;遷尚書令
8左王暕天監十八年正月甲申(519年)[32]普通元年正月己卯(520年)[15]遷自尚書右僕射;母憂去職
9左王份普通元年正月己卯(520年)[15]普通三年正月庚子(522年)[15]遷自金紫光祿大夫;遷右光祿大夫
10左王暕普通三年正月庚子(522年)[15]普通四年十一月甲辰(523年)[15]遷自吳郡太守;卒官
11徐勉普通八年正月乙丑(527年)[15]中大通三年六月丁未(531年)[47]遷自尚書右僕射;遷特進、右光祿大夫
12左何敬容中大通五年十月庚申(533年)[15]大同三年二月己丑(537年)[15]遷自尚書右僕射;遷丹楊尹
13左蕭淵藻大同三年二月己丑(537年)[15]大同五年正月乙卯(539年)[15]西昌縣開國侯遷自護軍將軍;遷中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中書令
14張纘大同五年正月乙卯(539年)[15]大同九年(543年)[48]利亭侯遷自吏部尚書;遷丹楊尹
15謝舉大同九年三月(543年)[15]太清二年正月辛丑(548年)[15]遷自太子詹事;遷尚書令
16王克太清二年正月辛丑(548年)[15]大寶元年二月乙巳(550年)[33]遷自守吏部尚書
16左大寶元年二月乙巳(550年)[33]大寶二年(551年)梁簡文帝
17左王褒承聖二年十一月戊戌(553年)[34]承聖三年十一月己酉(554年)[34]南昌縣開國侯遷自尚書右僕射;遷護軍將軍梁元帝
18左王沖556年[49]東安亭侯遷自尚書右僕射梁敬帝
19左王通太平二年正月壬寅(557年)[17]太平二年十月乙亥(557年)平樂亭侯[18]遷自尚書右僕射
陳(557年-589年)
1左王通永定元年十月乙亥(557年)[50]天康元年(566年)[49]平樂亭侯遷右光祿大夫陳武帝
2到仲舉天康元年(566年)[51]天康元年(566年)[51]建昌縣開國侯遷自尚書右僕射;遷金紫光祿大夫陳文帝
3左袁樞天康元年五月丁酉(566年)[19]光大元年正月癸酉(567年)[19]遷自吏部尚書;卒官陳廢帝
4沈欽光大元年三月甲午(567年)[19]太建元年正月丁酉(569年)[20]建城縣開國侯遷自尚書右僕射
4左太建元年正月丁酉(569年)[20]太建元年(569年)[52]遷義興太守陳宣帝
5徐陵太建三年正月癸丑(571年)[20]太建四年正月丙午(572年)[20]建昌縣開國侯遷自尚書右僕射
5左太建四年正月丙午(572年)[20]太建七年(575年)[53]免官
6王瑒太建七年六月壬辰(575年)[20]太建七年十二月壬戌(575年)[20]遷自尚書右僕射
6左太建七年十二月壬戌(575年)[20]太建八年五月庚寅(576年)[20]卒官
7左陸繕太建八年六月甲寅(576年)[20]太建十年十月戊子(578年)[20]遷自尚書右僕射
7太建十年十月戊子(578年)[20]太建十一年十月甲戌(579年)[20]
7左太建十一年十月甲戌(579年)[20]太建十二年四月癸亥(580年)[20]卒官
8陳伯恭太建十二年五月癸巳(580年)[20]太建十三年正月壬午(581年)[20]晉安郡王遷自尚書右僕射
8左太建十三年正月壬午(581年)[20]太建十四年三月己巳(582年)[36]遷湘州刺史
9陳伯智太建十四年三月己巳(582年)[36]至德二年五月戊子(584年)[36]永陽郡王遷東揚州刺史陳後主
10江總至德二年五月戊子(584年)[36]至德四年十月癸亥(586年)[36]遷自吏部尚書;遷尚書令
11謝伷至德四年十月癸亥(586年)[36]禎明二年六月辛丑(588年)[36]遷自吏部尚書;遷特進
12袁憲禎明二年六月辛丑(588年)[36]禎明三年正月甲申(589年)[36]建安縣開國伯遷自太子詹事

尚書右僕射

序次姓名授職時間離職時間爵位備註授職君主
宋(420年-479年)
1鄭鮮之元嘉三年二月戊午(426年)[5]元嘉四年三月戊子(427年)[5]龍陽縣五等子遷自豫章太守;卒官宋文帝
2江夷元嘉六年四月癸亥(429年)[5]元嘉八年二月戊午(431年)[5]州陵縣五等侯遷自吏部尚書;遷湘州刺史
3何尚之元嘉二十二年七月己未(445年)[5]元嘉二十五年九月辛未(448年)[5]都鄉侯遷自中護軍;遷尚書左僕射
4王僧達元嘉三十年四月壬申(453年)[6]元嘉三十年六月庚戌(453年)[6]遷自義興太守;遷南蠻校尉宋孝武帝
5褚湛之元嘉三十年六月庚戌(453年)[6]孝建元年(454年)[54]遷自丹楊尹;遷中書令、丹陽尹
6劉延孫孝建元年五月癸亥(454年)[6]孝建二年二月辛巳(455年)[6]東昌縣開國侯遷自吳興太守;遷南兗州刺史
7劉遵考孝建二年五月戊戌(455年)[6]孝建三年閏月戊午(456年)[6]營浦縣開國侯遷自湘州刺史;遷丹楊尹
孝建三年九月壬戌(456年)[6]大明三年正月己丑(459年)[6]遷自丹楊尹;遷領軍將軍
8劉秀之大明三年七月丙子(459年)[6]大明五年十月甲寅(461年)[6]康樂縣開國侯遷自丹楊尹;遷雍州刺史
9劉遵考大明五年十二月壬申(461年)[6]大明六年九月乙未(462年)[6]營浦縣開國侯遷自領軍將軍;遷尚書左僕射
10王僧朗大明六年九月乙未(462年)[6]大明七年正月丁亥(463年)[6]遷自丹楊尹;遷太常
11顏師伯大明七年正月丁亥(463年)[6]大明八年十二月乙酉(464年)[7]平都縣開國子遷自右衛將軍;遷尚書僕射
12王景文永光元年八月庚午(465年)[7]泰始元年十二月(465年)[38]建陵縣五等子遷自吏部尚書;父憂去職宋前廢帝
13袁粲泰始六年六月癸卯(470年)[24]泰始七年五月庚午(471年)[24]興平縣開國子遷自尚書僕射;遷尚書令宋明帝
14褚淵泰始七年五月庚午(471年)[24]泰豫元年四月己亥(472年)[24]雩都縣開國伯遷自吏部尚書;遷中書令、護軍將軍
15守劉勔泰豫元年四月己亥(472年)[24]元徽二年五月壬辰(474年)[25]鄱陽縣開國侯死事
16王僧虔元徽四年十月辛酉(476年)[25]昇明元年七月辛丑(477年)[8]遷自吏部尚書;遷尚書僕射宋後廢帝
17王延之昇明元年十二月乙亥(477年)[8]昇明二年二月庚辰(478年)[8]遷自中書令;遷尚書左僕射宋順帝
18柳世隆昇明二年正月丙子(478年)[8]貞陽縣開國侯遷自侍中;遷吳郡太守
齊(479年-502年)
1王儉昇明三年(479年)[40]建元二年(480年)[40]豫寧縣開國侯→南昌縣開國公遷自太尉左長史;遷尚書左僕射齊公
2柳世隆建元二年(480年)[28]建元三年正月丙子(481年)[27]貞陽縣開國公遷自南豫州刺史;未拜遷南兗州刺史齊高帝
3王奐建元四年(482年)[43]建元四年九月辛未(482年)[43]遷自南郡內史;遷湘州刺史齊武帝
4柳世隆永明二年正月(484年)[10]永明二年(484年)[28]貞陽縣開國公遷自護軍將軍;未拜遷尚書左僕射
5王奐永明四年(486年)[43]永明四年(486年)[43]遷自江州刺史;遷尚書僕射
6蕭鸞永明七年(489年)[12]永明十年(492年)[12]西昌縣開國侯遷自豫州刺史;遷尚書左僕射
7王晏永明十一年(493年)[44]永明十一年八月壬午(493年)[44]遷自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遷尚書左僕射
8徐孝嗣永明十一年八月壬午(493年)[45]隆昌元年正月(494年)[45]遷自吏部尚書;遷散騎常侍、丹楊尹齊鬱林王
9蕭鏘隆昌元年正月(494年)[55]隆昌元年四月丁酉(494年)[30]鄱陽郡王遷自領軍將軍;遷侍中、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10沈文季延興元年(494年)[45]永泰元年七月(498年)[44]西豐縣開國侯遷自領軍將軍;遷尚書左僕射齊海陵王
11江祏永泰元年七月(498年)[44]永元元年八月(499年)[44]安陸縣開國公遷自侍中、中書令;伏誅齊東昏侯
12蕭坦之永元元年八月(499年)[44]永元元年(499年)[44]臨汝縣開國公遷自領軍將軍;伏誅
13蕭惠休永元元年(499年)[56]永元二年(500年)[56]建安縣開國子遷自吳興太守;卒官
14蕭懿永元二年四月(500年)[31]永元二年四月乙亥(500年)[31]臨湘縣開國侯遷自豫州刺史;未拜遷尚書令
15王亮永元三年(501年)[57]遷自太子右衛率
16夏侯詳中興元年(501年)[58]中興二年(502年)[58]遷自南郡尹齊和帝
梁(502年-557年)
1兼沈約中興二年(502年)[59]天監元年四月丁卯(502年)[32]遷自南清河太守;遷尚書僕射梁公
2范雲天監二年正月乙卯(503年)[32]天監二年五月丁巳(503年)[32]霄城縣開國侯遷自吏部尚書;卒官梁武帝
3王瑩天監二年六月甲午(503年)[32]天監三年正月癸丑(504年)[32]遷自中書監;遷尚書左僕射
4柳惔天監三年正月癸丑(504年)[32]天監六年(507年)[60]曲江縣開國侯遷自太子詹事;遷金紫光祿大夫
5王茂天監六年四月己酉(507年)[32]天監六年七月丁亥(507年)[32]望蔡縣開國公遷自江州刺史;固辭遷侍中、中衛將軍
6兼袁昂天監六年閏月乙丑(507年)[32]天監八年(509年)[61]遷自吏部尚書;遷吳郡太守
天監十一年十一月乙未(512年)[32]天監十二年二月辛酉(513年)[32]遷自吳郡太守;未拜轉真
6天監十二年二月辛酉(513年)[32]天監十五年六月庚子(516年)[32]遷自五兵尚書;遷尚書左僕射
7王暕天監十五年六月庚子(516年)[32]天監十八年正月甲申(519年)[32]遷自吏部尚書;遷尚書左僕射
8徐勉天監十八年正月甲申(519年)[32]普通八年正月乙丑(527年)[15]遷尚書僕射
9何敬容中大通三年七月壬辰(531年)[15]中大通五年十月庚申(533年)[15]遷自吏部尚書;遷尚書左僕射
10謝舉中大通五年十月庚申(533年)[15]大同三年二月己丑(537年)[15]遷自吏部尚書;遷右光祿大夫
11王褒承聖二年正月戊寅(553年)[34]承聖二年十一月戊戌(553年)[34]南昌縣開國侯遷自吏部尚書;遷尚書左僕射梁元帝
12張綰承聖二年十一月戊戌(553年)[34]承聖三年十一月(554年)[34]遷自湘東太守
13王沖紹泰中(555年-556年)[49]556年東安亭侯遷尚書左僕射梁敬帝
14王通太平元年九月壬寅(556年)[34]太平二年正月壬寅(557年)[34]平樂亭侯遷自吏部尚書;遷尚書左僕射
陳(557年-589年)
1到仲舉天嘉三年九月戊辰(562年)[35]天康元年(566年)[51]建昌縣開國侯遷自侍中、都官尚書;遷侍中、尚書僕射陳文帝
2沈欽天康元年五月丁酉(566年)[19]光大元年三月甲午(567年)[19]建城縣開國侯遷自吳興太守;遷侍中、尚書僕射陳廢帝
3王勱太建元年正月丁酉(569年)[20]太建元年(569年)[20]遷自度支尚書;遷晉陵太守陳宣帝
4徐陵太建元年五月丁巳(569年)[20]太建三年正月癸丑(571年)[20]建昌縣開國侯遷自吏部尚書;遷尚書僕射
5王勱太建四年正月丙午(572年)[20]太建四年五月癸卯(572年)[20]遷自中書監;卒官
6沈君理太建五年正月癸酉(573年)[20]太建五年九月癸未(573年)[20]望蔡縣侯遷自吏部尚書;卒官
7周弘正太建五年十月己亥(573年)[20]太建六年六月壬辰(574年)[20]遷自特進;卒官
8王瑒太建六年十二月戊戌(574年)[20]太建七年六月壬辰(575年)[20]遷自吏部尚書;遷尚書僕射
9陸繕太建七年十二月壬戌(575年)[20]太建八年六月甲寅(576年)[20]遷自太子詹事;遷尚書左僕射
10王克太建八年六月甲寅(576年)[20]遷自晉陵太守
11陳伯恭太建十一年(579年)[62]太建十二年五月癸巳(580年)[20]晉安郡王遷自祠部尚書;遷尚書僕射
12袁憲太建十三年正月壬午(581年)[20]太建十四年(582年)[63]遷自吏部尚書;遷侍中、太子詹事

參見

參考文獻

  1. 《宋書·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九》
  2. 《隋書·卷二十六·志第二十一》
  3. 《宋書·卷四十·志第三十》
  4. 《宋書·卷三·本紀第三》
  5. 《宋書·卷五·本紀第五》
  6. 《宋書·卷六·本紀第六》
  7. 《宋書·卷七·本紀第七》
  8. 《宋書·卷十·本紀第十》
  9. 《南齊書·卷一·本紀第一》
  10. 《南齊書·卷三·本紀第三》
  11. 《南齊書·卷五·本紀第五》
  12. 《南齊書·卷六·本紀第六》
  13. 《南齊書·卷八·本紀第八》
  14. 《梁書·卷一·本紀第一》
  15. 《梁書·卷三·本紀第三》
  16. 《梁書·卷五十六·列傳第五十》
  17. 《梁書·卷六·本紀第六》
  18. 《陳書·卷一·本紀第一》
  19. 《陳書·卷四·本紀第四》
  20. 《陳書·卷五·本紀第五》
  21. 《宋書·卷二·本紀第二》
  22. 《宋書·卷五十四·列傳第十四》
  23. 《宋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
  24. 《宋書·卷八·本紀第八》
  25. 《宋書·卷九·本紀第九》
  26. 《宋書·卷八十九·列傳第四十九》
  27. 《南齊書·卷二·本紀第二》
  28. 《南齊書·卷二十四·列傳第五》
  29. 《南齊書·卷四十·本列傳第二十一》
  30. 《南齊書·卷四·本紀第四》
  31. 《南齊書·卷七·本紀第七》
  32. 《梁書·卷二·本紀第二》
  33. 《梁書·卷四·本紀第四》
  34. 《梁書·卷五·本紀第五》
  35. 《陳書·卷三·本紀第三》
  36. 《陳書·卷六·本紀第六》
  37. 《宋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二》
  38. 《宋書·卷八十五·列傳第四十五》
  39. 《宋書·卷五十一·列傳第十一》
  40. 《南齊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四》
  41. 《南齊書·卷三十二·列傳第十三》
  42. 《南齊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八》
  43. 《南齊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
  44. 《南齊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二十三》
  45. 《南齊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二十五》
  46. 《梁書·卷二十一·列傳第十五》
  47. 《梁書·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九》
  48. 《梁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八》
  49. 《陳書·卷十七·列傳第十一》
  50. 《陳書·卷二·本紀第二》
  51. 《陳書·卷二十·列傳第十四》
  52. 《陳書·卷七·列傳第一》
  53. 《陳書·卷二十六·列傳第二十》
  54. 《宋書·卷五十二·列傳第十二》
  55. 《南齊書·卷三十五·列傳第十六》
  56. 《南齊書·卷四十六·列傳第二十七》
  57. 《梁書·卷十六·列傳第十》
  58. 《梁書·卷十·列傳第四》
  59. 《梁書·卷十三·列傳第七》
  60. 《梁書·卷十二·列傳第六》
  61. 《梁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二十五》
  62. 《陳書·卷二十八·列傳第二十二》
  63. 《陳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