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幅裙

六幅裙裙子的一種剪裁式樣,特色是設計簡單之餘,款式斯文大方、清新高貴。

六幅裙的名稱,源自裙的縫製需要用上六幅布料而命名。 中以后,女性服饰越来越肥大,妇女的裙装也宽大冗长,多幅裙就开始流行起来。当时妇女的裙子普遍用五幅丝帛缝制,也有用六幅、七幅、八幅,甚至十二幅的。 诗人李群玉称“六幅罗裙”为“裙拖六幅湘江水”;曹唐在《小游仙诗》中说“书破明霞八幅裙”。 按唐代布帛幅宽制度是1尺8寸,唐大尺的长度约合0.29米,六幅裙的周长达3.18米,八幅裙的周长则达4.15米。

西式婚紗也有採用六幅裙的剪裁,還分為大六幅和小六幅兩款[1]。 除了婚紗,香港有不少中學的女生校服都採用這種裙來作為她們的校服式樣[2]

參考資料

  1. . 2006-06-07 [2014-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粵語).
  2. . 2013-09-06 [2014-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9) (中文(繁體)).

參見

  • 裥裙
  • 八幅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