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音

中古音中古漢語音系,在漢語音韻史佔有重要地位。對中古音的研究是漢語音韻學的一分支。蒲立本(Edwin G. Pulleyblank)認為中古音分为以切韵音为代表的早期中古汉语和以韵图为代表的晚期中古汉语等两阶段。[1]

研究方法

中古漢語的時期遠早於錄音設備的發明,而且漢字不是字母文字,無法較直接反映語音,研究者只能依靠留存的文獻和現今的語言重構中古漢語,主要的資料有:

  1. 切韻系韻書,如陸法言《切韻》、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孫愐《唐韻》、《廣韻》等;
  2. 反映切韻系韻書的韻圖,如《韻鏡》、《七音略》等;
  3. 中古時期的音註資料,如陸德明《經典釋文》、楊倞《荀子注》、慧琳《一切經音義》等書中的音註;
  4. 中古時期詩歌、韻文的用韻情況;
  5. 梵漢對音藏漢對音,即用漢字音譯梵語、藏語,或用梵文、藏文音譯漢語的材料;
  6. 域外漢字音,包括朝鮮漢字音、日語吳音漢音和越南的漢越音
  7. 漢語方言中殘留的中古漢語痕跡,如閩語粵語客語吳語贛語等;
  8. 上古音研究中某些較為明確的結論(但應避免循環論證)。

然而,相對於上古音研究,中古音因爲有豐富的韻書、韻圖等資料,可以對其聲韻調清楚地劃分類別。隋朝陸法言編纂《切韵》,是中古汉语语音研究的最重要的依据,然而其原本早已佚失,直至1947年纔发掘了敦煌出土的《刊谬补缺切韵》(唐朝王仁昫著)殘卷。[2],而《大宋重修廣韻》是宋初增訂《切韻》,因此中古音系主要基於這兩本書反映出《切韻》音系。

《切韻》系韻書使用反切法注音,用反切上字註聲母,反切下字註韻母和聲調,通過反切系聯法可以知道字音的關係,從而構建出中古音系。宋朝有等韵图(《韵镜》和《七音略》等),用表格的方式分析《切韵》的语音系统,然而韵图存在許多問題,例如韻圖出現較晚,因此語音已經發生相當大的差異,從而導致韵图忽略了《切韵》的一些重要的音类等。

高本漢首次應用西方歷史語言學的方法來構建中古音,此後多個語言學家提出了中古音的構擬。由於研究材料本身的限制和各家對材料分析理解的差異,多少會在具體擬音上有差異,然而在許多重要特徵上學界擁有共識。

很多现代汉语的特点在中古汉语中就已经奠定了,例如一字一音、没有上古汉语中可能存在的辅音丛、有辨义作用的声调、音節結構等等。一个字的字音,也就是一個音節,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和声调。声母是开头辅音,韵母必须包含一个韵腹(主元音),韵腹前面也可以有一个韵头(又稱介音),韵腹后面可以有一个韵尾(元音或辅音)。

声母

相传唐末沙门守温创制三十字母[lower-alpha 1],来代表中古汉语後期的声母,后来衍生为三十六字母

晚清陈澧写了《切韵考》,介绍分析《切韵》的体系的一种新方法。当时《刊谬补缺切韵》尚未见世,因此他研究的其实是《广韵》。他运用系联法来分析反切上字,发现三十六字母与《广韵》声母系统的差异,如正齿音“照、穿、床、审”在《广韵》中各分为两类。

结合系联法和梵汉对音、方言材料,就可以拟测《切韵》时代声母的发音。

中古早期漢語(切韻音)聲母
全清次清全濁次濁全清全濁
唇音
舌音
齿音
牙音
喉音
切韵声母各家拟音对照表[3]
擬音(國際音標 拼音
聲母高本漢李方桂王力周法高李榮邵榮芬蒲立本董同龢潘悟雲陳新雄白一平(IPA與拼音)Stimsonmanti W.Sië《廣韻》字數[4]
pppppppppp/p/ pbp b861
pʰ/pʰ/ phpph p654
bbbbbb/b/ bbhb 1118
mmmmmmmmmm/m/ mmm m1109
tttttttttt/t/ tdt d614
/tʰ/ thtth t540
dddddd/d/ ddhd 1022
nnnnnnnnnn/n/ nnn n303
ȶʈȶʈȶȶʈȶʈȶ/ʈ/ trdjt dr 403
ȶʰʈʰȶʰʈʰȶʰȶʰʈʰȶʰʈʰȶʰ/ʈʰ/ trhtjth tr 309
ȡʱɖȡʱɖȡȡɖȡʱɖȡʱ/ɖ/ drdjhd ḋr 482
nɳnɳnȵɳnɳȵ/ɳ/ nrnn nr 221
ʦʦʦʦʦʦʦʦʦʦ/ʦ/ tstztz z775
ʦʰʦʰʦʰʦʰʦʰʦʰʦʰʦʰʦʰʦʰ/ʦʰ/ tshtsts c582
ʣʱʣʣʱʣʣʣʣʣʱʣʣʱ/ʣ/ dzdzdz ż 547
ssssssssss/s/ sss s 930
zzzzzzzzzz/z/ zzz 224
ʧʧʧʧʧ/tʂ/ tsrjrtz zh 233
tʂʰtʂʰʧʰtʂʰʧʰʧʰtʂʰʧʰtʂʰʧʰ/tʂʰ/ tsrhchrts ch 246
dʐʱʤʱʤʤʤʱʤʱ/dʐ/ dzrjrhdz żh 238
ʂʂʃʂʃʃʂʃʂʃ/ʂ/ srsrs sh 446
dʐʱdʒʱʐʒʒʐʒʐʤʱ/ʐ/ zrzrz r 8
c/tɕ/ tsyjt j 590
tɕʰtɕʰtɕʰtɕʰtɕʰtɕʰtɕʰtɕʰtɕʰ/tɕ/ tsyhchth q240
ʑʑʑʑʑʑ/dʑ/ dzyzhd ȷ̈ 354
ɕɕɕɕɕɕɕɕɕɕ/ɕ/ syshx x324
dʑʱdʑʱʑʑʑdʑʱʑdʑʱ/ʑ/ zyjhj 78
ȵʑȵʑȵʑȵȵȵʑȵȵȵȵʑnynjn ny 403
kkkkkkkkkk/k/ kgk g2029
谿/kʰ/ khkkh k1071
ɡɡʱɡɡɡɡɡɡʱɡɡʱ/ɡ/ gghg ġ 716
ŋŋŋŋŋŋŋŋŋŋ/ŋ/ ngngng ng 830
ʔʔ(無)ʔʔʔʔʔʔʔ/ʔ/ ʻqq (無)1365
xxxxxxhxhx/x~h/ xxh h1112
ɣɣɣɣɣɣɦɣɦɣ/ɣ~ɦ/ hhg 1312
(無)(無)ɣjɣɣɦɣɦjhhgh (無) 335
(無)jj(無)(無)(無)j(無)j/j/ y(無)gh y966
llllllllll/l/ lll l1735

这系统的突出特点是有浊的塞音和塞擦音,和其余两套(送气和不送气)清的塞音或塞擦音构成了三组对立的格局(如幫p、滂、並b);其次是只有双唇音pb,没有唇齿擦音f。有学者认为知徹澄娘可并入端透定泥可并入。有学者认为洛阳方言有俟母,而其他方言無。

韵母

研究中古汉语韵母最基本的材料是《切韵》,其次是韵图,由于对《切韵》是否反映实际语音、是否反映一时一地的语音,韵图的等多大程度反映了主元音的差别、多大程度反映了介音的差别等基本问题的理解有分歧,学者对中古汉语的拟音不完全一致,有时韵母归类也有细微差别。普遍认为韵图的合口字有类似u的介音。又由于《切韵》三等字的反切上字自成一套,和其他等不同,因此普遍认为三等字有类似i的介音。有些学者(如高本汉、王力)认为四等字也有介音,有些学者(如潘悟云、郑张尚芳)认为二等字也有介音。

中古汉语的韵尾也没有上古汉语可能有的辅音丛和浊塞音,但仍比现代普通话丰富,有-i、-u、-m、-n、-ŋ、-p、-t、-k等八个。其中-t在一些方言是-r,而-k在一些方言弱化为-ɣ。

过去认为中古汉语有十幾个元音,现在一些研究则认为有六至七个,分歧在于来自上古汉语相同韵部的不同等的元音是否相同。但即使认为这类元音不同的学者也承认这类元音非常接近,诗歌中也常通押。以下以中古汉语六元音系统来说明问题:

  • 元音/a/出现在一等韵、二等韵、三等韵。出现在一等韵时,/a/同一等重韵的元音/ə/(或写作/ɐ/)对立,出现在二等韵时同二等重韵的元音/e/对立,出现在三等韵时则等同于元音ə,与三等重韵的元音/e/对立。
  • 元音/o/主要出现在模韵、虞韵、冬韵、钟韵、江韵。江韵是唯一以/o/为主元音的二等韵,其他二等韵都由主元音/a//e/构成一对二等重韵。虞韵时常被认为有个很接近/u//o/,因为虞韵在梵汉对音、日本、朝鲜、越南的汉字音裡经常念/u/而不是/o/
  • 元音/u/出现在流摄、东韵中。
  • 元音/ə/,参见元音/a/。元音/ə/同元音/a/构成一对一等重韵,也同元音/e/构成一对三等重韵。例外的地方是鱼韵,此外由庄组三等真韵发展而来的二等臻韵的主要元音也是/ə/
  • 元音/ɨ/用于之韵、殷韵、蒸韵。当这音素不成音节的时候,表示重钮三等。
  • 元音/e/出现在二等韵、三等韵、四等韵,这个一个有重纽的元音。参见元音/a/
  • 元音/i/只出现在三等韵,有重纽。
各家中古汉语韵母拟音对照表[5]
單母音
韻母數→
韻母↓
3:
a、
ɑ、i
6:
a、ɑ、
ɛ、o、
i/ji、u
4:
a、ɑ、
i、u
5:
a、ɔ、
i/ji、ɨ、uw
4/6:
a、æ、i、
ij/jij、u、
uw
4:
ɑ、
ɻi/i、ɨ、
u
1:
ɑ
5:
a、ɑ、
æ、i、u
(無法計算)
韻目高本漢李榮王力蒲立本白一平潘悟雲鄭張尚芳竺家寧周法高
歌一開ɑɑɑaaɑɑɑɑ
戈三開i̯ɑĭɑɨajaiaɨɑ
戈一合wawaʷɑ
戈三合i̯wɑiuɑĭuɑuajwaʷiaɨuɑjuɑiuɑ
麻二開aaaæɰæɣaaa
麻三開i̯aiaĭaiaiajaia
麻二合wauaĭwawaɨʷɰæɣuauaua
模一合uoouɔuu̯ououuo
魚三合i̯woĭoɨə̆joɨʌjoio
虞三合i̯uioĭuuə̆juiu̯o̝ɨojuiuo
咍一開ăiɒiɒiəjojo̝iʌiɒiəi
泰一開ɑiɑiɑiajajɑiɑiɒiɑi
皆二開ăiɛiɐiəɨjɛjɰɛiɣɛiaiɛi
佳二開aiɛaiaɨjɛɨɰɛɣɛææi
夬二開aiaiæiaɨj (s)æjɰæiɣaiɐiai
祭三開i̯ɛiiɛijɛiĭɛiiajjiajjejjiejɻiᴇiiᴇiɣiᴇiiᴇijæiiaiiæi
廢三開i̯æiiɐiĭɐiɨajjojiaiɨɐijɐiiɑi
齊四開ieieiieiɛjejeieiieiiɛi
灰一合uăiuɒiuɒiwəjoiu̯oiuʌiuɒiuəi
泰一合wɑiuɑiuɑiwajwajʷɑiuɑiuɒiuɑi
皆二合wăiuɛiwɐiwəɨjwɛjʷɰɛiɣuɛiuaiuɛi
佳二合waiwaiwaɨjwɛɨʷɰɛɣuɛuæi
夬二合waiuaiwæiwaɨj (s)wæjʷɰæiɣuaiuɐiuai
祭三合i̯wɛiiuɛijuɛiĭwɛiwiajjwiajjwejjwiejʷɻiᴇiʷiᴇiɣiuᴇiiuᴇijuæiiuaiiuæi
廢三合i̯wæiiuɐiĭwɐiuajjwojʷiaiʉɐijuɐiiuɑi
齊四合iweiueiiweiwɛjwejʷeiweiiueiiuɛi
支三開iejeĭeiə̆jiə̆jejieɻiᴇiᴇjeie(無)
脂三開iijiiijiijjijɻiijeiieiiɪi
之三開iĭəɨiɨi
微三開ĕiiəiĭəiɨjjɨjiɤijəiiəi
支三合wiĕiuejueĭwewiə̆jwiə̆jwejwieʷɻiᴇʷiᴇjueiueiuɪ
脂三合wiuijuiwiwijwiwijjwijʷɻiʷijueiiueiiuɪi
微三合wĕiiuəiĭwəiujjwɨjʷiɤijuəiiuəi
豪一開ɑuɑuɑuawawɑuɑuɑu
肴二開auauauaɨwæwɰæuauau
宵三開i̯wɛuiɛujɛuĭɛuiawjewjiewɻiᴇuiᴇujæuiauiæu
蕭四開ieueuieuɛweweuieuiɛu
侯一開ə̆uuəuəwuwuəuəu
尤三開iə̆uiuĭəuuwjuwiujəuiəu
幽三開i̯ĕuiĕuiəujiwjiwɨujouieuiɪu
覃一開ămɒmɒməmoməmɑməm
談一開ɑmɑmɑmamamɑmɒmɑm
咸二開ămɐmɐməɨmɛmɰɛmamæm
銜二開amamamaɨmæmɰæmɐmam
鹽三開i̯ɛmiɛmjɛmĭɛmiamjemɻiᴇmiᴇmjæmiamiæm
嚴三開i̯æmiɐmĭɐmɨamjæmiamjɐmiɑm
添四開iememiemɛmememiemiɛm
凡三合i̯wæmiuɐmĭwɐmuamjwomiamjuɐmiuam
侵三開i̯əmiəmjəmĭĕmimjimimjimɻimimjəmiemiɪm
寒一開ɑnɑnɑnananɑnɑnɑn
山二開ănɛnænəɨnɛnɰɛnɐnan
刪二開anananaɨnænɰænanæn
仙三開i̯ɛniɛnjɛnĭɛnianjenjienɻiᴇniᴇnjænianiæn
元三開[6]i̯æniɐnĭɐnɨanjoniɤnjɐniɑn
先四開ienenienɛnenenieniɛn
桓一合uɑnuɑnuɑnwanwanʷɑnuɑnuɑn
山二合wănuɛnwænwəɨnwɛnʷɰɛnuɐnuan
刪二合wanuanwanwaɨnwænʷɰænuanuæn
仙三合i̯wɛniuɛnjuɛnĭwɛnwianjwenjwienʷɻiᴇnʷiᴇnjuæniuaniuæn
元三合[6]i̯wæniuɐnĭwɐnuanjwonʷiɤnjuɐniuɑn
先四合iwenueniwenwɛnwenʷeniueniuɛn
痕一開ənənənənonənənən
眞三開i̯ĕniĕnjĕnĭĕninjininjinɻininjenieniɪn
欣三開i̯əniənĭənɨnjɨnɨnjəniən
魂一合u̯ənuənuənwənwonu̯onuənuən
眞三合i̯ĕniuĕnjĕnĭĕninjininjinʷɻinjeniuen
諄三合i̯wĕniuĕnĭwĕnwinwinʷinjueniuɪn
文三合i̯uəniuənĭuənunjuniunjuəniuən
唐一開ɑŋɑŋɑŋɑŋɑŋɑŋ
陽三開i̯aŋiaŋĭaŋɨaŋjaŋiaŋjɑŋiɑŋ
唐一合wɑŋuɑŋuɑŋwaŋwaŋʷɑŋuɑŋuɑŋ
陽三合i̯waŋiuaŋĭwaŋuaŋjwaŋʷiaŋjuaŋiuaŋ
江二開ɔŋɔŋɔŋaɨwŋæwŋɰɔŋ
登一開əŋəŋəŋəŋəŋəŋəŋ
蒸三開i̯əŋiəŋĭəŋɨŋjəŋiəŋ
登一合wəŋuəŋuəŋwəŋwoŋʷəŋuəŋuəŋ
蒸三合i̯wəŋiuəŋĭwəŋwiŋwiŋʷɨŋjəŋiuəŋ
庚二開æŋɐŋɐŋaɨjŋæŋɰæŋɐŋ
耕二開ɛŋɛŋæŋəɨjŋɛŋɰɛŋæŋ
庚三開i̯æŋiɐŋĭɐŋiajŋjæŋɰiæŋjɐŋiaŋ
清三開i̯ɛŋiɛŋĭɛŋiajŋjiajŋjeŋjieŋiᴇŋjæŋiæŋ
青四開ieŋieŋɛjŋieŋiɛŋ
庚二合wæŋuɐŋwɐŋwaɨjŋwæŋʷɰæŋuɐŋuaŋ
耕二合wɛŋuɛŋwæŋwəɨjŋwɛŋʷɯɛŋuaŋuæŋ
庚三合i̯wæŋiuɐŋĭwɐŋwiajŋjwæŋʷɰiæŋjuɐŋiuaŋ
清三合i̯wɛŋiuɛŋĭwɛŋwiajŋjwiajŋjweŋjwieŋʷiᴇŋjuæŋiuæŋ
青四合iweŋueŋiweŋwɛjŋweŋʷeŋiueŋiuɛŋ
東一合əwŋuwŋ
冬一合uoŋuoŋawŋowŋu̯oŋuoŋuoŋ
東三合iuŋiuŋĭuŋuwŋjuwŋiuŋjuŋiuŋ
鍾三合i̯woŋioŋĭwoŋuawŋjowŋio̝ŋjuoŋiuoŋ

声调

中古漢語四聲最早在約公元500年由沈約提出。[7]:303《切韻》用四聲調來編排漢字,分別稱作平聲、上聲、去聲和入聲。其中入聲就是韻尾收-p、-t、-k的字,部位與鼻音韻尾相對應,但其他聲調由於缺乏資料,很難重構出準確調值。[8]:52

平聲字數最多,《切韻》平聲分上下兩卷,其他三聲都只有一卷。[9]:118

漢語文獻已知最早對聲調的描述來自宋朝所引9世紀初的唐末《元和韻譜》:「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直而促。」也有學者據此認為平聲是平調,上聲是高調或升調。

現代漢語方言的四聲之間差異極大,以至於根本不可能構擬中古調值。[8]:53

中古漢語的聲調系統和相鄰的東南亞語言聯盟語言—原始苗瑤語原始壯傣語和古越南語—很像,它們沒有一個和漢語有親緣關係。而且,早期借詞展示不同語言間調類的對應相當嚴密。[8]:54–551954年,奧德里庫爾發現越南語的上聲和去聲對應其他無聲調南亞語系語言的/ʔ/和/s/韻尾。因此他認為原始南亞語沒有聲調,越南語後來出現的聲調因這些輔音脫落而形成,過程稱為聲調形成(Tonogenesis)。他藉此假設中古漢語等其他語言的聲調也有相似起源。其他學者也根據轉寫和借詞證據得出相似結論,並據此認為上古漢語無聲調。[8]:54–57

在公元後第一個千年結束時,中古漢語和東南亞語言調類音域分裂。全濁聲母上聲變得與去聲相似,晚唐時各調都依聲母清濁分裂為陰調和陽調,形成「四聲八調」格局。大多數方言(除吳語老湘語和部分贛語)的全濁聲母消失後,這區別就成了音位,使聲調由四種變八種;粵語全數保留了,還分化出上下陰入,不過其他大多數方言都沒這麼多聲調,例如官話方言陽上聲變入去聲。接着,絕大多數官話方言的塞音韻尾消失,入聲併入其餘三聲。[8]:52–54

语音发展

对中古汉语语音的研究主要围绕切韵音展开,但即使在《切韵》产生的年代,各地口音也不统一。《颜氏家训》说:“南人以钱为涎,以石为射,以贱为羡,以是为舐;北人以庶为戍,以如为儒,以紫为姊,以洽为狎。”证明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和北方口音不一样。《切韵》所代表的语音系统,到中古后期又发生了若干变化。声母方面,幫組分出非(f)、敷(可能类似)、奉(v)、微(ɱ),已如前述。另外唐朝后期的译经师用鼻音对译梵语的不送气浊塞音,日本汉音用清音p来读《切韵》的b,而用浊音b来读《切韵》的m,有些学者认为是部分汉语方言出现了鼻音口音化现象(如今也出现在闽南语)。

韵母系统也发生了变化,总的来说,是相近的韵母合并了。《广韵》有些韵注明与其他韵同用,韵图把不同的韵放在同摄同等,都反映了实际语音的变化。也有小部分字归类的变化,例如白居易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拿有韵的“妇”字押暮韵的“故”字,可见“妇”一类字已经转到暮韵去了。

在声调方面,原来全浊音(浊塞音、浊塞擦音和浊擦音)开头的上声字变成了去声。韩愈《讳辨》说:“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简言之,韩愈认为“杜”(《切韵》上声)和“度”(《切韵》去声)是同音的,因为他把“杜”也读成去声了。其次是四声根据声母是清辅音还是浊辅音,各分成了两部分。日本安然《悉昙藏》说:“承和之末,正法师来,初习洛阳,中听太原,终学长安。声势大奇,四声之中,各有轻重。”

注釋

  1. 守温三十字母是:不、芳、並、明、端、透、定、泥、知、徹、澄、日、見、溪、群、來、疑、精、清、從、審、穿、禅、照、心、邪、曉、匣、喻、影。

參考

  1. Edwin G. Pulleyblank. 1984. Middle Chinese: A Study in Historical Phonology. UBC Press.
  2. 潘悟雲; 张洪明. . 语言研究 (湖北省武汉市: 华中科技大学). ISSN 1000-1263 (中文).
  3. 此表拟音部分改写自东方语言学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08-01的中古音查询。 白一平方案见Baxter, William H. III 1992. 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Trends in Linguistics Studies and Monographs 64.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Stimson方案见Stimson, Hugh M. 1976. T'ang Poetic Vocabulary. Far Eastern Publications, Yale University.
  4. 據polyhedron, zgheng, blankego:《廣韻全字表,2007年4月7日。
  5. 單母音韻母用底色顯示。高本汉、蒲立本、白一平拟音根据Guillaume Jacques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Historical Phonology,李荣拟音根据《切韵音系》,王力拟音根据《汉语史稿》,竺家宁拟音根据《声韵学》,周法高拟音根据《论切韵音》。高、王、竺拟音不区分重纽三四等,其余各家重纽三四等同一格中用斜杠分开。高、李原本使用类似国际音标的符号,今根据《切韵音系》和潘悟云《汉语中古音》的描述改写成对应国际音标。
  6. 廣韻沒分攝,此表的攝是後人所分,兩者屬不同音系,元韻到分攝時已不適用,歸山攝或臻攝都不準確;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152231
  7. Baxter (1992).
  8. Norman (1988).
  9. Ramsey (1987).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